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杨执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692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臣某言。伏奉恩制。
命臣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受命祗惧。
载惊魂爽。臣执柔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任官择人。哲王之所不易。
陈力审分。忠臣之所宜守。
固当使宠私路绝。公直道行。
然后能谤讟不兴。缉熙有寄。
臣材非上达。地则外姻。
攀日月之末光。承雨露之馀渥。
遂得持衡天阙。摄职斗枢。
尘八座之政本。忝三军之戎务。
高秩厚位。徒辱于庸虚。
弱雾轻埃。竟微于荅效。
盘桓宠禄。僶俛岁时。
甘受维鹈之刺。宁怀振鹭之举。
而圣慈无巳。天造弥隆。
复使参掌国钧。预闻执政
抚已惭悸。扪心震越。
夫以衡石万机。盐梅三铉。
参翕辟之元造。辅丹青之景化。
自非媵莘占渭。出昴乘箕。
安可寅亮帝图。弼谐邦教。
臣之蒙蔽。久尘听览。
岂足以傍允物情。上回天鉴。
承舟楫之远托。当股肱之重寄。
伏愿暂停旒纩。俯择刍荛。
搜访才良。用平分之道。
屏绝私昵。收曲成之惠。
则域中多幸。天下至公。
岂惟匪服免讥。臣无器满之惧。
固亦得贤斯在。朝有栋隆之吉。
无任惭悚之至。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杨执柔夏官尚书69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执柔言。
伏奉恩制。
以臣为夏官尚书
光宠载临。
震悸交集。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学无所成。
志不及远。
徒以凭托霄汉。
南阳之近亲。
感会风云。
西京之外戚。
遂得叨恩藉幸。
服冕乘轩。
将燕雀而同化。
共鸾凤而并翼。
自升荣轩闼。
接武卿士。
徒参河海之象。
竟乏涓尘之效。
窃位妨贤。
自甘屏黜。
循涯揣分。
敢希超奖。
而圣造不赀。
天波累洽。
仍降非常之泽。
更申踰等之命。
岂非连芳八座。
上比七星。
固亦分职五曹。
专司九法。
昔虞登百揆。
命喉舌之官。
晋庶僚。
崇元凯之秩。
自时厥后。
此选尤难。
自非宿望通才。
高贤旧德。
何以别邦国之大典。
膺腹心之重寄。
臣尸忝无成。
实彰于既往。
朽劣不逮。
难冀于将来。
虽输报有心。
而勉励无术。
宁敢自安时谤。
屡玷国猷。
陛下综理机衡。
搜择才俊。
而至公之道。
未广于翘薪。
则哲之明。
近谬于庸菲。
恐人物解体。
衣冠失望。
伏乞暂回冲鉴。
俯绝过恩。
更宏尚德之举。
不失能官之授。
则济济庶寮。
自有悦于多士。
区区庸鄙。
傥无讥于人。
不任惭惧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以闻。
谨言。
唐狄梁公1038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范文正公集》卷一一、《陇右金石录》卷三、《雍大记》卷三二、《唐宋名贤确论》卷八、《永乐大典》卷六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狄仁杰祠
天地闭,孰将辟焉?
日月蚀,孰将廓焉?
大厦仆,孰将起焉?
神器坠,孰将举焉?
岩岩乎克当其任者,惟梁公之伟欤!
公讳仁杰字怀英太原人也。
祖宗高烈,本传在矣。
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
忠孝之外,揭如日月者,敢歌于庙中。
公尝赴并州,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其下」。
久而不能去,左右为之感动。
《诗》有陟岵陟屺,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此公之谓欤!
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繇生乎!
公尝以同府掾当使绝域,其母老疾,公谓之曰:「奈何重太夫人万里之忧」?
长史府请代行。
长史、司马方眦睚不协,感公之义,欢如平生。
于嗟乎,与人交而先其忧,况君臣之际乎!
公为大理寺丞,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
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高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
上怒曰:「彼致我不孝」。
左右筑公令出。
公前曰:「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
臣岂敢奉诏,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解,善才得恕死。
于嗟乎,执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高宗幸汾阳宫,道出妒女祠下。
彼俗谓盛服过者,必有风雷之灾。
并州发数万人别开御道。
公为知顿使,曰:「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彼何害哉」!
遽命罢其役。
又公为江南巡抚使,奏毁淫祠千七百所,所存惟夏禹、太、季子、伍员四庙。
曰:「安使无功血食,以乱明哲之祠乎」?
于嗟乎,神犹正之,而况于人乎!
公为宁州刺史,能抚戎,郡人纪之碑。
及迁豫州,会越王乱后,缘坐者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
有使促行刑,公缓之,密表以闻曰:「臣言似理逆人,不言则辜陛下好生之意。
表成复毁,意不能定。
彼咸非本心,唯陛下矜焉」。
敕贷之,流于九原郡
道出宁州旧治,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
相携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去。
于嗟乎,古谓民之父母,如公则过焉。
斯人也,死而生之,岂父母之能乎!
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
光辅怒曰:「州将元帅耶」?
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乘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
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
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
于嗟乎,孟轲有言,威武不能挫,是为大丈夫,其公之谓乎!
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来俊臣诬搆下狱。
公曰:「大周革命,万物惟新。
唐朝旧臣,甘从诛戮」。
因家人告变,得免死,贬彭泽
狱吏尝抑公诬引杨执柔,公曰:「天乎,吾何能为」!
以首触柱,流血被面,彼惧而谢焉。
于嗟乎,陷阱之中,不义不为,况庙堂之上乎!
契丹冀州,起公为魏州刺史以禦焉。
河朔震动,咸驱民保郛郭。
公至,下令曰:「百姓复尔业,寇来吾自当之」。
狄闻风而退,魏人为之立碑。
未几入相,请罢戍疏勒等四镇,以肥中国。
又请罢安东,以息江南之馈输。
识者韪之。
北狄再寇赵、定间,出公河北道元帅
狄退,就命公为安抚大使
前为突厥所胁从者,咸逃散山谷
公请曲赦河北诸州,以安反侧。
朝廷从之。
于嗟乎,四方之事,知无不为,岂虚尚清谈而已乎!
公在相日,中宗房陵,则天欲立武三思为储嗣。
一日问群臣可否,众皆称贺,公退而不答。
则天曰:「无乃有异议乎」?
对曰:「有之。
一昨陛下命三思武士,岁时之间数百人。
及命庐陵王代之,数日之间者十倍。
臣知人心未厌唐德」。
则天怒,令策出。
又一日,则天谓公曰:「我梦双陆不胜者何」?
对曰:「双陆不胜,宫中无子也」。
复命策出。
又一日,则天有疾,公入问閤中。
则天曰:「我梦鹦鹉双翅折者何」?
对曰:「武者陛下之姓,相王、庐陵王则陛下之羽翼也,是可折乎」?
三思在侧,怒发赤色。
则天以公屡言不夺,一旦感悟,遣中使密召庐陵王矫衣而入,人无知者。
召公坐于帘外而问曰:「我欲立三思,群臣无不可者,惟俟公一言。
从之则与卿长保富贵,不从则无复得与卿相见矣」。
公从容对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摇而天下动。
陛下岂以一心之欲,轻天下之动哉!
太宗百战取天下,授之子孙,三思何与焉?
高宗寝疾,令陛下权亲军国。
陛下奄有神器数十年,又将以三思为后,如天下何?
且姑与母孰亲,子与侄孰近?
庐陵王,则陛下万岁后享唐之血食,立三思则宗庙无祔姑之礼。
臣不敢爱死以奉制,陛下其图焉」。
则天感泣,命褰帘使庐陵王拜公曰:「今日国老与汝天子」。
公哭于地,则天命左右起之,拊公背曰:「岂朕之臣,社稷之臣耶」。
已而奏曰:「还宫无仪,孰为太子」?
于是复置庐陵王龙门,备礼以迎,中外大悦。
于嗟乎,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其至诚如神。
雷霆之威,不得而变乎!
则天尝命公择人,公曰:「欲何为」?
曰:「可将相者」。
公曰:「如求文章,则今宰相李峤、苏味道足矣。
文士龌龊,思得奇才以成天下之务乎?
荆州长史张柬之,真宰相才,诚老矣,一朝用之,尚能竭其心」。
乃召拜洛州司马
他日又问人于公。
对曰:「臣前言张柬之,虽迁洛州,犹未用焉」。
秋官侍郎
及召为相,果能诛张易之辈,返正中宗,复则天为皇太后
于嗟乎,薄文华,重才实,其知人之深乎!
又尝引拔桓彦范、敬晖、姚元崇等至公卿者数十人。
公之勋德,不可殚言。
有论议数十万言,李邕载之别传。
论者谓不夭,金石不柔,受于天焉。
公为大理丞,抗天子而不屈。
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
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
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于事业?
当时优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亦何以哉!
某贬守鄱阳,移丹徒郡,道过彭泽,谒公之祠而述焉。
又系之云:
商有三仁,弗救其灭。
汉有四皓,正于未夺。
呜呼!
武暴如火,李寒如灰。
何心不随,何力可回?
我公哀伤,拯天之亡。
逆长风而孤骞,愬大川以独航。
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
地可动,公不可动,孰为乎方?
一朝感通,群阴披攘。
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
七世发灵,万年垂光。
噫!
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当!